美國經濟訊號已足以改變市場預期,投資人現在普遍認為 聯邦儲備系統(Fed) 將啟動降息。核心問題在於:為何決策者認為更寬鬆的資金環境如今更安全。
近兩年來,Fed 持續調升 聯邦資金利率 以抑制通膨。雖然物價壓力自高點回落,但走勢不均。政策焦點已由單純壓抑需求,轉向透過小幅降息為經濟減速提供「保險」,同時維持對再度通膨的警戒。
實務上,Fed 在「物價穩定」與「充分就業」兩大目標間求取平衡。當通膨趨緩與就業降溫同時出現,戰術性轉向就具合理性。市場早已定價,最近數據僅是加快時程。
企業調查顯示新訂單放慢、漲價幅度收斂,就業市場也降溫;貨幣政策具時滯,高利率維持過久恐致「過度緊縮」。
同時,實質利率仍高於中性估計值,降低了進一步寬鬆的門檻。本次降息並非對通膨「全面放行」,而是風險校準。
新增就業回歸常態、離職率下降、薪資增速自高點回落。當多項就業指標同步放緩,決策者會更加審慎。平均週工時等領先指標常先於裁員轉弱,因此預防性小幅降息旨在避免疲弱擴散。
供應瓶頸緩解與能源穩定助推通膨回落,但並未在所有衡量指標上整齊回到2%。Fed 偏好的 PCE 指數呈現帶有起伏的通膨趨緩。服務價格具黏著性,進展不會筆直前行;即便如此,過去一年偏緊的政策已帶來足夠拖累,使溫和再調整更為審慎。通膨預期仍然錨定,也提供了操作空間。
利率決議綜合數據、模型與判斷。決策者檢視就業廣度、信用條件、銀行放款標準、住房可負擔性、以及市場型通膨預期等。當多項儀表亮起警示、而通膨維持下行時,小幅降息可作為避免硬著陸的保險,非投降。
央行必須維持獨立性以錨定通膨預期;在此信賴基礎上,這次調整被視為「保險」,而非政策退卻。
請持續關注 FIXIO Blog 以獲取最新消息。
※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僅供資訊參考,並不構成投資建議。請務必自行研究。
美國經濟放緩與就業疲弱迫使聯準會降息,這將是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降息。
使用NDD模式,提供卓越的交易执行和交易条件。
訂閱我們的每日電子報並獲取最佳的外匯交易資訊和市場狀態更新
帳戶開設只需幾分鐘!
留言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