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場邊界爭端的根源之一為 1907 年簽訂的 法西條約,導致邊界劃分不明確;國際法院曾於 1962 年及 2013 年兩度認定「柏威夏寺」屬於柬埔寨,進一步激化了與泰國間的主權爭議。
自 5 月起軍事衝突再起,7 月 24 日後槍戰與空襲升級,造成多方傷亡與大量民眾撤離。7 月 28 日於馬來西亞成功達成停火協議。(資料來源:The Guardian)
停火後仍發生地雷傷亡。2025 年 8 月,一名泰國士兵在邊界受傷。泰國指控柬埔寨蓄意布設地雷,違反國際條約;柬方則稱為歷史遺留地雷,雙方互不信任。(資料來源:路透社)
雙方透過社群媒體與官方媒體展開資訊戰,柬埔寨在話語戰中略佔優勢,泰國政府因回應混亂而受批評。中國呼籲對話,東盟與聯合國亦被要求召開緊急協商。(資料來源:路透社)
柬埔寨勞工大量返國,造成泰國勞動力市場嚴重短缺。政府積極從斯里蘭卡等國引進外籍勞工以弭補缺口。(資料來源:路透社)
此衝突除影響兩國政局,也震盪區域地緣政治格局。中國影響力提升、東盟內部整合、區域安全重新評估、民族主義與身份政治皆成為焦點。
歷史糾葛、地雷風險、資訊戰與經濟困境共同阻礙和平推進。未來需堅守停火、資訊透明、加強國際合作,並考慮引入國際法院調解以達成真正和平。
欲獲更多深度分析與後續動態,請參閱 FIXIO Blog。
本文是關於2025年泰國與柬埔寨邊界衝突的中立且基於事實的報導。內容來自可靠來源與公開資料,並未支持任何特定立場。
使用NDD模式,提供卓越的交易执行和交易条件。
訂閱我們的每日電子報並獲取最佳的外匯交易資訊和市場狀態更新
帳戶開設只需幾分鐘!
留言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