輝達(NVIDIA)財測優於預期,但中國風險拖累股價 | 半導體與AI市場前景。
美國晶片巨頭 輝達(NVIDIA)8月27日宣布,第三季營收預估為540億美元(±2%),高於市場預期的531.4億美元。此預測反映出 生成式人工智慧 基礎設施的強勁需求,以及雲端業者的大規模投資。然而,圍繞中國市場的監管與不確定性升溫,投資人情緒轉趨謹慎,股價在盤後下跌3.2%,市值蒸發約1100億美元(市值)。
項目 | 實際/預估 | 市場預期 |
---|---|---|
Q3 營收預測 | 540億美元(±2%) | 531.4億美元 |
Q2 營收(實際) | 467.4億美元 | 460.6億美元 |
Q2 資料中心營收 | 410億美元 | 414.2億美元 |
Q3 調整後毛利率(預測) | 73.5% | 73.3% |
股價反應(盤後) | -3.2% | — |
輝達指出,尤其是 GPU 在AI訓練與推理中的應用需求持續強勁。Q2 營收467.4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,其中超過一半來自大型雲端客戶。公司同時專注於「主權AI」戰略(向各國政府提供AI晶片與軟體),預計2025年可貢獻200億美元營收。
本次財測未納入中國市場H20晶片的銷售。美國政府正考慮對中國出口施加限制,並徵收15%費用。這些 出口管制 及 地緣政治風險 仍是主要不確定性。分析師評論:「輝達最大的瓶頸不是矽,而是外交。」
科技顧問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CEO Ben Bajarin 表示:「中國市場未納入本次預測,若下季恢復銷售,仍有上行空間。」 另一方面,Running Point Capital 的CIO則指出:「輝達的成長曲線依然驚人,但不再是指數型。」顯示市場預期正趨於理性。
輝達同時批准額外600億美元的 庫藏股 計畫,強調股東回報。然而,市場已習慣其亮眼財報,此次優於預期的財測並未刺激股價上漲,高預期已提前反映。
輝達仍然是全球AI市場的核心企業,需求基礎極為穩固。然而,政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限制短期估值上行。對投資人而言,雖短期波動恐持續,但長期AI基礎設施投資紅利依然存在。
本文根據公開資訊編輯與撰寫,僅供參考,並不構成投資建議。內容的準確性或未來結果無法保證,所有投資決策請由讀者自行承擔責任。
使用NDD模式,提供卓越的交易执行和交易条件。
訂閱我們的每日電子報並獲取最佳的外匯交易資訊和市場狀態更新
帳戶開設只需幾分鐘!
留言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