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隆·馬斯克曾是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川普的最大個人捐助者,並在其政府中擔任削減政府支出的關鍵推動者。
然而,馬斯克在社群平台X(前Twitter)上猛烈抨擊由川普推動的「美麗法案」,稱該國內政策方案將大幅增加聯邦赤字,直言這是「債務奴役」。
儘管期間曾刪除貼文並發表道歉,但隨著法案通過在即,雙方關係再度惡化。7月5日,在川普正式簽署該法案隔日,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黨。
馬斯克在X上寫道:「我們的國家已不再是民主制度,而是由一黨壟斷的體制。為了奪回我們的自由,今天我宣布成立『美國黨』。」
雖然目前黨綱細節尚未公開,但預期將以財政保守主義、反對官僚主義與浪費為核心訴求。
馬斯克也表態計劃於2026年美國期中選舉中,支持或推舉部分眾議院及參議院選區的候選人。
對此,川普在新澤西州發表演說表示:「成立新黨是可笑的,共和黨已經非常成功。」
他並強調:「美國向來是兩黨制國家,第三政黨只會造成混亂。」展現對新黨的強烈排斥態度。
川普進一步暗示,政府可能重新審查與馬斯克旗下企業的大型合約,施加政治壓力。
要正式成立政黨,必須向聯邦選舉委員會(FEC)登記,且需面對法律程序、資金籌集與選舉制度的各項障礙。
歷史上,羅斯·佩羅曾於1992年以第三政黨候選人身份參選總統,雖獲得19%的普選票,但未能贏得任何州。
政治學者指出,若欲讓新黨取得長期成功,必須仰賴基層運動、清晰的政策主張與紮實的地方組織架構。
馬斯克的新黨構想,反映出對美國政治制度的根本性提問。它重新聚焦於財政責任、政黨角色與選民自由等關鍵議題。
然而,在制度與歷史限制重重的情況下,該黨未來能否真正發揮影響力,仍是未知數。接下來數月,包括FEC登記與候選人推出的進展,將成為關鍵觀察指標。
FIXIO部落格將持續為您帶來國際政治、金融政策與市場變動的最新消息。
本文根據美國政治的最新動向編寫,內容為撰寫當時的資訊,未來可能有所變更。
使用NDD模式,提供卓越的交易执行和交易条件。
訂閱我們的每日電子報並獲取最佳的外匯交易資訊和市場狀態更新
帳戶開設只需幾分鐘!
留言 (0)